一条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蓝色产业聚集带正在山东沿海迅速崛起。
发展海洋经济,山东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海岸线长达3121公里,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近海海域面积等于全省的陆地面积;浅海滩涂面积4280万亩,其中生物种类繁多,矿产资源丰富;拥有中央和地方的海洋科教机构40余处,海洋科教人员一万多名,占全国的近40%。为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开拓经济发展的新领域,山东省委、省政府于1991年作出了“开发半壁江山,建设海上山东”的重大决策,并作为跨世纪工程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近几年来,该省坚持“科技兴海”战略,不断加大海洋开发和管理力度,使全省的海洋经济得到蓬勃发展。1997年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值达709.5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达365.9亿元。
海洋渔业是“海上山东”建设的主力军。山东沿海拥有600多种渔业资源,其中对虾、扇贝、海参、鲍鱼等名贵海珍品饮誉中外。海洋渔业的产量、产值和海水养殖的规模、产量近几年连续居全国首位。1997年,该省的海洋渔业坚持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海水养殖,积极开发外海远洋捕捞,提高海产品保鲜和精深加工水平,呈现出勃勃生机。全省海洋渔业产量达535万吨,海洋水产增加值占海洋经济增加值的80%以上,渔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威海、烟台以及荣成、长岛等16个县市区渔业产值超过了种植业。全省机动渔船发展到5287艘,海洋捕捞产量297万吨,比上年增长15.5%,远洋渔船达191艘,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沿岸的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水产品加工质量提高,开发了一些名牌产品,在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认定山东水产品名牌22个,占全国水产系统的39%。长岛县靠科技进步使周围70万亩海域成为“蓝色牧场”,各种海珍品平均增产15%,80多种渔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10余项人均占有经济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县级之首。
其他各项海洋产业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位于山东北部的胜利油田,浅海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仅埕岛油田已探明的地质储量就达亿吨以上。经过近几年的奋战,他们已建成年产150万吨的海上油田,并以年增30万吨以上的速度持续发展。盐业和海洋化工实施大企业集团带动战略,走联合创新之路,成效显著。全省盐田面积1140平方公里,海盐生产能力达940万吨,去年海盐产量840多万吨,比上年增长127万吨,达历史最高水平,海盐的生产能力和产销量均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盐化工生产在全国居领先地位,由于研究掌握了从卤水中提取溴素的先进工艺技术,使溴素的产量连年大幅度增长,去年达4.4万多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5%以上。全省的海洋化工产品已达6个系列50多个品种,去年全省纯碱产量136万吨,占全国总产的五分之一。盐碱联合的山东海化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盐业和海洋化工生产基地。
海洋药物是海洋经济中的新兴产业。山东的海洋制药起步晚发展快,目前已有16家企业生产20多种海洋药物,产品种类和产值均占全国的近50%。其中藻酸双酯钠、海力特、甘糖酯、三鞭丸等海洋药物已形成生产规模,在防治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洋运输已成为山东通向世界的桥梁。全省共建有港口26个,港口吞吐能力达1.2亿吨。地方海运已开通国际航线26条,去年客运量700万人次,货运量1628万吨。国际航线遍及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全省98%的外贸进出口货物运输是通过港口中转来完成的。
黄金海岸的齐鲁风光为山东发展海洋旅游提供了优越条件。目前,全省沿海已开发旅游景点50余处,建成涉外星级宾馆30多家,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去年沿海7地市共接待国外游客36.8万人次,创汇1.5亿美元。仅威海市就接待国内外游客448万人次,旅游收入15.2亿元。海洋旅游已成为海洋经济中大有希望的产业。
压题照片:青岛港码头